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「每個迷路的垃圾,都有個丟錯的主人」-「回收大百科」101種常見垃圾

2021年一開端,環保團體 「RE-THINK重新思考環境教育協會」推出回收大百科網頁,指出九成的台灣人有資源回收的習慣,卻有超過四成的「資源」沒有被正確地分類,民眾的回收知識只在「及格邊緣」。

「回收大百科」延續RE-THINK的設計思考專長,收錄101項最容易丟錯的回收物、最容易被丟錯的一般垃圾,搭配丟垃圾大考驗線上遊戲,幫助民眾了解應該怎麼處理資源與垃圾。

回收素養調查:九成台灣人有回收習慣 卻有四成資源被丟掉 

環保署2019年的垃圾破袋採樣分析資料指出,一般垃圾中至少有四成是應回收的廚餘、紙張與塑膠,顯示民眾雖然有環保意識和回收習慣,但回收知識只在「及格邊緣」,認知與行為明顯不一致。

這份調查同時點出回收四大迷思,王滋鮮說明,68.3%的民眾會答錯常見垃圾的回收分類,不但誤以為電子發票可以回收、廚餘不可回收,連從小學開始在丟的鋁箔包該怎麼分類都會答錯;34.5%的人誤以為垃圾只要正確分類就可以再利用,忽略了收集與處理等回收成本;更有超過八成的民眾不了解PLA材質(一種生物可分解塑膠)與後續處理方式。

「每個迷路的垃圾,都有個丟錯的主人」 回收大百科圖解101種常見垃圾

RE-THINK自2017年正式成立,以創新的作風,發起淨灘、減塑等環保行動,並於2018年發表「海廢圖鑑」。「但淨灘就像是拿抹布擦地上的水,但是怎麼樣都擦不乾,抬頭一看才發現,水龍頭的水還在傾瀉而下。」RE-THINK創辦人黃之揚表示,「每個迷路的垃圾,都有個丟錯的主人」,因此決定要將廢棄物議題從淨灘行動向前推向資源回收,向民眾介紹正確的回收知識。

「回收大百科」收錄生活中101項最容易丟錯的回收物、最容易被丟錯的一般垃圾——應該屬於一般垃圾的口罩、電子發票、橡皮筋、絨毛娃娃,以及應該被妥善回收的網購紙箱、充電線、乾淨塑膠袋、生熟廚餘等等。網站也搭配「回收界的Tinder」線上遊戲,幫助民眾重新認識垃圾的材質組成、回收價值,以及如何正確處理垃圾。